长城网·冀云客户端记者 苏晓瑞 杨泽 王晶 通讯员 张悦 赵晓东
一条大道给了两个不同的地方相同的地名,张北县大囫囵镇和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,因为张库大道,两地曾经有过一个相同的名字“囫囵”。“囫囵”源于蒙语,意为石头砌成的围墙。大囫囵镇历史上是张库大道的必经之路,也是农耕和游牧文化并存的地区。
大囫囵镇鸟瞰图。长城网·冀云客户端记者 杨泽 摄
金秋时节,天高云淡,秋日的暖阳下,大囫囵镇到处洋溢着收获的喜悦,湛蓝的天空映衬橙黄色的梯田,蓝色与黄色的碰撞交织成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。
大囫囵镇示意图。长城网·冀云客户端记者 王晶 摄
肉牛养殖喜增收
大囫囵镇地处农牧交错带上,东部是山区,中西部为丘陵、平原,特殊的地理、生态环境等因素,使这片区域的产业具有丰富多彩的特性,造就了众多兼容农、牧的特色产业。
走进位于大囫囵镇信杆道村的建和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,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数千个白色小屋,排列得整整齐齐,每个小屋都有独立牛栏和迷你小院,欢快的牛犊们比邻而居。
建和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。长城网·冀云客户端记者 王晶 摄
建和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里,1500头小牛犊在一排排造型别致的犊牛岛里分户独居,全部由机械化进行养殖管理。
“我们主要经营肉牛养殖与销售,现阶段存栏2567头,目前是张北县规模最大的保育公牛犊养殖专业合作社。”建和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生产主管师向波说。
为进一步巩固乡村振兴成果,发展地方特色经济,大囫囵镇积极发展肉牛养殖产业,探索“政府 合作社 养殖户”的产业模式,引进建和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,厂内建有2座养牛棚、3座青贮窖,和1500单间的犊牛岛,总占地170亩,年出栏量8000头,年产值能达到500万元。
位于大囫囵镇的建和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全貌。长城网·冀云客户端记者 杨泽 摄
“我们发挥龙头企业示范引领作用,带动当地村民参与养殖,抱团取暖,并向养殖户传授肉牛养殖技术和经验,带领村民一起增收致富。”师向波介绍说。
自2014年以来,建和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带动当地95个养殖户饲养肉牛500余头,户均年增收6万元,同时,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,让他们获得直接经济收益。
建和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工人张继在自己新装修的房中。长城网·冀云客户端记者 杨泽 摄
“我主要负责给牛喂水、喂料、清粪,每月工资4000元,此外自己还养了三头牛,种了20亩莜麦,年收入能到8万元。”建和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工人张继对记者说。“像我一样在牛场工作的一共40个人,都是附近村的,这8年来,我们的生活都有了很大变化,一年比一年好。”
美丽乡村暖心窝
记者来到大囫囵镇二道湾村,眼前一栋栋正在建设的新民居错落有致,在山间格外显眼。这里距离草原天路不到十公里,风光无限,自然环境惬意悠然。
二道湾村新居建设中。长城网·冀云客户端记者 杨泽 摄
“在安置房建设的过程,我们坚持‘村民全程参与、发挥主导作用’的原则,安置房的户型以及结构全部按照村民的意愿规划设计,满足不同村民的需求;针对没有经济能力建房的村民,采取兜底保障政策,统一在幸福互助院安置,保证村民能够居住养老。”二道湾党支部书记段连兵说。
大囫囵镇以土地增减挂钩政策为契机,对边远村庄二道渠村、镇区周边中心村白茂营村、草原天路沿线村二道湾村实施了村庄整体提升改造,共拆迁466户,其中二道湾、白茂营以本村新建安置房的形式安置113户,二道渠以镇区新建异地联建区的形式安置34户。同时,新建二道渠、白茂营、二道湾集中养殖区3个,安置养殖户44户,大力发展人畜分离养殖小区,助推特色畜牧产业。
大囫囵镇白茂营村新民居。长城网·冀云客户端记者 杨泽 摄
“现在,白茂营村集中养殖区已完工,养殖户正在陆续入住,92户安置房正在进行屋内装修,预计年底村民们就可以搬到新家了。”白茂营村党支部书记张树军激动地说。“乡亲们入住进新居以后,我们还要逐步完善、美化村内街道、活动场等设施,争取为乡亲们打造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。”
产业建设助振兴
沿着修葺一新的公路,穿过二道湾村向南,迎着连绵的群山,驾车半小时,就到了草原天路。
近年来,大囫囵镇积极谋划基础设施建设,新建改建农村道路,实现村村通硬化路,有效改善农村人居环境,让村民走上旅游路、联网路、富民路。
大囫囵镇风光。长城网·冀云客户端记者 杨泽 摄
大囫囵镇因地制宜,以“串联产业带、联通旅游路、打造景观林”为主线,畅通的公路串联起一个个村庄,撬动特色产业带建设。该镇依托贯穿草原天路景观带横贯,在镇东南大力发展文旅产业;依托中部平坦、肥沃的土地,发展种植业;依托西北部水草丰茂,紧邻察北牧场,发展养殖业;在镇区中心着力发展交通运输业。
“根据国家政策,立足实际,以太锡铁路建设为契机,抢抓机遇,制定新区规划暨新旅区、新农区、新产区、新镇区,目前我镇已经建成两个新农村,循环农业项目签约落地。下一步,我镇将以新农村建设为突破口,搭建平台,畅通机制,盘活资源,将大囫囵镇建成宜居、宜业的美丽乡村典范,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。”张北县大囫囵镇党委副书记、政府镇长杨超接受采访时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