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城网·冀云客户端讯(记者 何丹丹 通讯员 夏培真)近年来,张北县以特色产业为依托,多措并举抓稳岗、促就业,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聚才聚力。据统计,1—5月,全县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956人,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856人。
记者在张北县义合美新城扶贫工厂生产车间看到,“裁剪工”孙常军熟练地操作着机器。他告诉记者,2020年,自己易地搬迁搬迁来到义合美新城,通过义合美新城“就业服务中心”找到这份工作,月收入2000元左右,自己非常满意。目前,张北县共有3家扶贫车间,近80人实现就地就业,人均增收1万元以上。
“裁剪工”孙常军熟练地操作着机器。通讯员 夏培真 供图
以稳岗就业助力乡村振兴,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、稳得住,张北县为搬迁群众提供免费就业咨询、就业指导、职业介绍以及职业技能培训补贴等服务,全面落实各项就业优惠扶持政策,易地扶贫扶贫搬迁就业保障“后半篇”文章。2021年,2273名有劳动能力搬迁群众全部实现就业,其中省外务工326人,县外省内205人,县外务工1742人。
张北县从北京接回司炉工抢抓春耕复产。张北县委宣传部 供图
在郝家营乡大三宝村,50岁的胡万枝正在她的农家小院忙碌着。胡万枝告诉记者,她的生活是“夏天农家乐,冬天司炉工”,每年10月份,她就和丈夫到北京烧锅炉,四个月能收入近5万元。供暖期结束她又和丈夫回到家乡,收拾她的小院开起“农家乐”。
据了解,每年10月,800多名张北“候鸟族”就踏上“暖冬司炉工”之路,供热季节人均增收1.8-2万元。这得益于张北县与北京市40余家供热企业签订了长期劳务合作协议,占据北京市供热市场的10%。2021年10月,“张北司炉工”被人社部认定为“就业带动类”劳务品牌。
张北县开展技能培训。通讯员 夏培真 供图
从劳动力型向技能型转变,是张北县培育劳务品牌的一大特色。该县通过开展技能培训、规范服务等措施,继续深挖劳务品牌输出亮点,促进就业高质量发展。“风光工匠”“张北马铃薯”等一批新兴劳务品牌初步发展,为劳务者打造出一批叫得响的“金名片”,也让张北劳务成为“香饽饽”。
随着新能源、大数据等一大批新兴企业入驻张北,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选择返乡就业,为张北高质量发展注入年轻血液。为有效满足企业用工需求,该县就业局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劳动力就业底数和就业情况,为劳动者提供“点对点”服务。2021年该县共举办培训班49期,完成补贴性培训项目2474人次,鼓励7家企业开展“以工带训”培训27期,对7家企业吸纳6个月以上的321名劳动力发放以工代训补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