阳原县:优势蝶变促发展-九游会旗舰
【字号: | | 】 | 【背景色 | 】 |
-通讯员田建辉尚永升刘建国 万润源生态农业综合开发公司、聚格光电科技和臻龙电力光伏发电场等4个项目集中开工,总投资19.8亿元;在北京张家口企业商会项目对接会上,重点推出泥河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、慧英专用汽车生产等11个项目……近年来,在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形势下,阳原县依托项目建设,加快产业结构调整,经济社会实现持续健康发展。2016年,全县列入市级重点项目14项,总投资93.9亿元,年计划完成投资26.5亿元,重点项目建设已成为加快推进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助推器。 靠优势谋项目 产业实现集群发展 农业是阳原县发展的基础,更是该县加快发展的优势所在。近年来,阳原大做“农”字文章,万润源生态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总投资3.6亿元,新建育苗基地、四季采摘基地、休闲垂钓园,生态养殖基地;益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现代生态农业园区项目总投资5.4亿元,该项目包括6个子项目:农业综合开发生态综合治理、万亩苗木基地建设、节水灌溉工程、庙梁小流域治理及赵家夭水库修复工程、生态养殖和5000亩数字联动日光温室大棚建设……如今,在阳原境内,一个个现代农业产业带正在加快形成。 同样,从无到有,从有到优,阳原陶瓷产业也在转型升级的道路上不断前行。达鑫陶瓷有限公司环保技术和设施不断升级,陶瓷产业实现了生产和环保的双赢。在装备制造方面,总投资3.2亿元的慧英专用车生产线项目通过国家工信部备案,正式成为工信部核准的专用车和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,该项目具备9大类、 300多种专用车生产资质,是全市第三家专用汽车生产企业。在新能源产业项目上,聚格光电科技、臻龙电力光伏发电场,恒博、旭源光伏发电两个项目总投资10.8亿元,将完成装机容量12万千瓦……阳原产业发展蒸蒸日上。 共抓软硬环境 亲商氛围逐步形成 如今,在项目园区,各个企业星罗密布,阳原经济发展呈现出强劲势头。 2015年,阳原县投入近3亿元新建改造了迎宾大道、弘州大道、中苑路、龙泉路等城区主干道15条,县城交通路网建设全面提升。全力创建省级园林县城,实施了11条主次街道和6个公园、游园绿化景观新建和提升工程,项目园区电、气、水等其它基础设施基本配套,承载能力进一步增强,投资环境持续优化。 在完善基础设施、抓好硬环境的同时,阳原同步优化投资软环境。青天背生态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屈瑞清深有感触,这位土生土长的阳原投资商认为,无论是项目的快速推进,还是企业的正常运转,都和近年阳原县政府部门着力打造亲商软环境分不开。为持续改进干部作风,推进项目建设,阳原县针对土地领域、招商引资、重点项目和行政权力公开运行等方面,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,政府行政行为进一步规范。在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上,他们还全面清理了非行政许可事项,取消、暂停、转日常管理行政审批事项260项。同时,他们针对重点项目实施上门服务、主动服务,受到了投资商的一致称赞。 完善体制机制 项目建设快速推进 “公司现已建成下料车间、零部件加工车间、组装车间等生产车间,购置各类生产设备253台,形成了年产粉粒物半挂运输车和环卫垃圾车各1000辆的年生产能力。”站在张家口市慧英专用汽车生产项目厂房前,总经理陈慧英向笔者介绍着项目建设情况。 “投产后,企业年可实现营业收入17700万元,实现利润3837.57万元,增加就业岗位209个。” 陈慧英深知,项目的快速推进与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、相关部门的积极配合密不可分。而这些在阳原县早已经成为加快推进项目建设的机制。 在阳原,县级领导分包项目制度是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的基本制度,县级领导都要负责分包重点项目的征地清障、建设协调、安全生产、环境保护等工作,每月定期深入项目现场办公,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;责任单位全程代办、定期报告等制度要求责任单位主要负责人对重点项目实行全过程、全方位的协调服务。除此之外,该县进一步完善奖惩机制,实行季度观摩制度,全面推进了全县重点项目建设。 |
关键词:阳原,农业,投资,项目建设 |